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上,習總建議打造中美共同的“朋友圈”,這是一個很好的提議,對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增加中美戰略緩沖都有很大好處。不過,接下來有趣的事情發生了。新加坡駐華大使在環球時報刊文稱,新加坡堅屬中美共同“朋友圈”。針對這一觀點,接下來環球網做了一個調查,問網友們是否認為新加坡屬于中美共同“朋友圈”,結果讓人大跌眼鏡,只有3%的人認為新加坡是中美共同的“朋友圈”,97%的人都不認可。
習總:打造中美共同的“朋友圈
駐華大使羅家良:新加坡堅屬中美共同“朋友圈”
從調查上可以看出,雖然新加坡自認為是中美共同“朋友圈”,但這一看法并未得到中國普通老百姓的認可。事實上,在過去些年,新加坡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形象已經大打折扣,可謂一落千丈。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新加坡在中美之間扮演著橋梁角色,中國民眾對新加坡印象普遍很好,很多人將新加坡當做對華最友好的國家之一。然而,過去幾年,在中國普通的老百姓心目中,新加坡是唯美國是從的反華先鋒,雖然不像菲律賓那樣歇斯底里,但對遏制中國卻持堅定地支持態度。
為什么新加坡在中國普通老百姓心目中的良好印象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快速崩塌了?根本原因有三:
一、美國重返亞太,針對中國搞亞太再平衡戰略是當年李光耀訪美建議的。
2015年李光耀逝世后,奧巴馬:他對幫助構建亞太再平衡政策是"非常重要"的
2009年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訪問美國,希望美國采取措施遏制中國,不久美國就接受了李光耀先生的建議,自2010年開始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中國成為美國遏制的對象。雖說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實施絕非李先生所能決定的,這一戰略也絕非2009年李光耀先生訪美建議時才討論,但李先生的建議顯然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這導致了中國人對李先生作為華人幫助美國反華普遍存在看法。
二、新加坡經濟上雖然與中國不斷深化合作,但政治上明顯更加靠近美國。
中國與新加坡存在很多層面的合作,兩國合作很深入,關系也比較密切。但是,雖然中新經濟關系密切,但在政治上顯然新加坡更加靠近美國,新加坡在中國改革開放以前一直是反共的,這一歷史因素可能讓新加坡在政治上一直對中國保持戒心,這恐怕是李先生到美國希望美國遏制中國的根本原因之一。
三、新加坡在南海更加傾向美國而非中國。
在南海問題上,新加坡總體上態度還是比較理性和客觀的,在有些問題的態度上也與中國一致,相對保持了中立立場。但是,很顯然新加坡對美國回到南海是持歡迎態度的。在中美南海角力如此激烈的今天,新加坡的態度一定會引起中國老百姓的反感。
所以,對新加坡來說,如何修復與中國民間的關系是亟需解決的問題。道理很簡單,美國遏制中國戰略是必敗的,未來新加坡若一直扮演現在這種角色,必然會與中國民間關系進一步惡化,這種惡化對新加坡長期的影響將是戰略性的,危害不言而喻。這是新加坡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鏈接 新加坡為何拼命拉美國遏華?背后有四大玄機
美國主導、奧巴馬力推的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12國已簽訂數月,但至今美國國會仍未通過,那邊奧巴馬還沒著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倒是心急火燎。據美國之音電臺網站報道,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如果TPP不能在美國國會獲得批準從而胎死腹中,美國將被排除在中國主導的亞洲貿易體系之外。李顯龍還表示,不管美國國內政治辯論如何界定美國在亞洲的角色,亞洲各國歡迎美國在亞洲的更大存在,歡迎美國主導制定貿易規則。他指出,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無可替代。
李顯龍還認為,在美中爭當亞洲霸主的明爭暗斗中,亞洲國家其實心里更傾向于美國,他說:“如果進行‘秘密投票’,每一個國家都會贊成美國應該在該地區有更廣泛的介入,不管這些國家在公開場合怎么表態?!崩铒@龍還說,假如最后TPP因為美國國內政治的原因而胎死腹中,那將導致美國被排除在未來的亞洲國家貿易體系之外。他說:“因為TPP失敗而可能出現的倒退,將形成某種中國被包括在內,但美國被排除在外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span>
從李顯龍的話語里我們可以讀出兩個信號:
一是他很焦慮,很擔心TPP在奧巴馬任期內不能形成法律,因為一旦那樣,新上臺的總統就存在改弦易轍的可能,特別是如果特朗普上臺,一切都可能發生,新加坡對此非常焦慮。二是李顯龍拉美遏華態度非常明顯,新加坡對中國的崛起同樣充滿焦慮,擔心中國在亞太一家獨大。
這兩個焦慮,事實上是由李光耀傳下來的政治思想和國家利益取向決定的。新加坡政府之所以不遺余力地拉美遏華,根本原因有四:
一、意識形態因素。
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是反共的,這一點他生前是一點不遮掩的,在其著作和公開講話中并不鮮見。他曾明確表示,新加坡之所以加入美國所主導的東南亞條約組織,就是要遏制共產主義勢力在東南亞的擴張,而力主與馬來西亞合并,也是想借馬來西亞的力量清除新加坡華裔中的左翼勢力。
其實,當年李光耀也是靠聯手共產黨起家的,但后來之所以轉入反共,是因為他看到在東南亞西方的勢力更加強大,而新加坡作為彈丸之地只能依附。正是基于這種考量,他最終選擇了與左翼決裂,并轉入對新加坡左派的排擠和打壓。直到1987年,新加坡還曾以“反共產主義顛覆”為由,未經審判便逮捕、關押了16名左翼知識分子(注意這個時間點,正是東歐劇變之時,可見李光耀的政治嗅覺多么靈敏)。
李顯龍是李光耀的兒子,政治意識形態方面完全繼承其父,所以他本質上也是對共產黨充滿恐懼和擔憂的。正是基于這種因素,新加坡需要抱緊美國的大腿,通過借美國之力來彈壓正在崛起的中國,以此來實現新加坡當前政權格局的穩固。事實上,在這方面,新加坡李氏王朝和半島的金家王朝有些類似,只是程度不同和認識有差異而已。
就意識形態而言,可能中國和新加坡可以通過溝通實現更多彼此了解,但要實現共同的意識形態是很困難的,因為新加坡是典型的具有東方特征的西式思想,這和中國這種典型的東方思維有很大差異。
二、經濟利益因素。
就一個城市國家而言,新加坡的經濟奇跡的確非常難得,這說明李光耀是非常具有中國智慧的華人,這一點并不能因為他在政治上曾經反華去抹殺它。他正是看到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和國家規模決定了他依附于西方更具發展機會這一點,才展開一種“獨裁”政治(威權政治是他從日本侵略軍那里學來的),通過與西方的對接來實現經濟的發展。在1960年代新加坡經濟發展非常快速。
但是,當美國陷入越戰并最終撤軍,中美關系打破僵局,尼克松實現歷史性訪華等事件發生后,李光耀再次捕捉到了地區政治格局變化的風向,開始調整其強勢反共、反華的策略,轉而開始試著接觸中國。在鄧小平掌握中國的權力后,中國開始推動改革開放,李光耀與中國的接觸開始加大力度。
1978年11月鄧小平歷史性地實現了對新加坡的訪問,這確立了新加坡在未來中國與西方打交道的地位。之后我們可以看到,新加坡正是借助自己扼守馬六甲的重要地理位置,依靠與中國的存在的“血緣關系”,依靠與西方建立的“意識形態聯系”,構筑了一條從中國到新加坡,從新加坡到西方的交往之路。這條路讓新加坡受益匪淺,借中國經濟發展之力,新加坡邁入了高收入國家。
新加坡非常清楚,新加坡借美國之力遏制中國,然后在兩邊實現通吃對自己的利益是最大的。否則,以中國的實力,只要完全掌控南海,那么新加坡的國家地位就會下降,其在中美之間如魚得水的兩邊通吃游戲就玩不下去了。因此,從經濟利益角度考慮,新加坡依然希望美國能在軍事、政治上遏制住中國,這樣新加坡可以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
三、政治地位因素。
當前新加坡的政治體系是非常獨特的一種家族式的威權政治體系。一方面,新加坡是一種“家長式”的政治體系,從建國到現在政治權力總體上一直掌握在李光耀家族手中,而且非常牢固。哪怕后來不再擔任總理,由吳作棟擔出任總理一職,李光耀也是內閣資證,掌控大局,直到他兒子李顯龍位子穩定后,在2011年他才和吳作棟一起宣布退出內閣。
新加坡的政治體系,如果沒有大的外部力量改變,一時半會這種格局不會改變,新加坡這幾年政治上雖也有少許波動,但總體局面沒有大的變化。然而,李氏擔心的是,一旦中國掌控了東南亞,那么整個東南亞的政治生態可能會發生較大變化,這必然會影響到新加坡。所以,作為政權統治者,他對這種格局的改變是有焦慮情緒的。
四、新加坡并不希望中美撕破臉。
重返亞太,搞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建議是2009年李光耀訪美給美國提的建議,最終該建議與美國一拍即合,美國在奧巴馬2009年訪華未能獲得和中國搞G2的許可后開始從2010年展開亞太再平衡的遏華策略。
根據上述的原因分析,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為何新加坡一定要拉美遏華,但從新加坡的利益上考量,他是決不想中美矛盾激化的。新加坡的目的是,通過美國遏制中國來實現自己政治經濟的穩定和發展,通過中美的角力獲得最大的利益。但是,一旦兩只大象真打起來了,那地理位置重要的新加坡可能就要遭殃了。所以,新加坡在過去幾年一再強調,不希望在南海中美較量問題上選邊站。
在新加坡看來,一方面進行軍事上的遏制,另一方面在經濟上通過TPP對中國進行一定的釜底抽薪,如此新加坡不但可享受中美兩國的經濟利益,還能在遏制中國的情況下不爆發軍事沖突,這是新加坡最希望看到的結局。也正是基于此,新加坡才希望TPP在美國國會獲得更快的通過。事實上,也只有美國通過TPP,新加坡在中美之間玩平衡才能如魚得水?;诖耍录悠赂M绹诮洕I域遏制中國的動作多一些,軍事層面上要注意火候。
對中國來說,我們既要清楚新加坡的利益取向心態,也要保持與其相對較好的關系,原因是新加坡在中國和西方之間依然扮演著很重要的緩沖角色,新加坡政府很多時候能將中國的一些政策更好地解釋給美國和西方聽,中國和新加坡雖然意識形態差異較大,但也有共同利益。不過,對中國來說,也要充分認識到新加坡在心理上與中國的距離,在政治利益上與中國的差距,并且要對其言行保持較高警惕的同時盡心充分利用。只有搞清楚了這種共同利益和差別,并且利用新加坡的取利方向,才能很好地處理中國與東盟、中國與新加坡之間的關系,從而在處理中美關系時找到更好的處理方式,特別是在南海問題上這些細節還是很有探討和利用空間的。